《人人学AI》教程简介

发布时间:2025-02-14 | 阅读次数:1483 次

本教程采用小步快跑、快速迭代的方式,最近更新时间:2025年2月21日

前言

AI看似高深,实则并不难,人人都可以去学习和利用它。大家不要觉得AI只能高学历人群才能玩转,实际上他们也会闹出很多笑话。下面给大家举个真实的例子,破除大家对高端人士的迷信,同时树立自我的信心。

2024年4月中旬,第三届智能决策论坛召开了。这次论坛采用线下参会和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,线下参会人员200余人,线上参与人数超过8.5万,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。但是,如此众目睽睽之下,竟然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奇葩事故---上海交通大学的温颖竟然将实验图片放置反了,如下图所示:

上面红框是出错的图片,其中左边是人形智能体,右边是半猎豹智能体(备注:半猎豹指的是把猎豹从中间分开,只保留一侧的前后腿,简化模型,有助于学习训练)。这两个图片用于展示智能体学习走路的实验过程,正确的图片应该是地板在下,腿脚踏着地板前进,类似下面这样的形式:

而在交大温颖的PPT上,地板却是在上面,真是滑稽可笑。我感觉很奇怪了,竟然有人还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。俗话说,一叶知秋,见微知著。从这个错误的图片来看,我有点怀疑交大温颖的演示实验是否真实可靠。作为一名学者,弄虚作假,实属一个严重的问题。

最后,我希望大家通过这个笑话,破除对高学历人士的迷信,不要觉得他们都很厉害,AI只有他们能搞得动,世界本质就是由草台班子组成,你只要想去做,你也可以的!

一、《人人学AI》诞生背景

面试天下网崇尚极简主义的思想,所以只发布了两款教程:《PyTorch面试精华》和《大模型面试精华》。然而,这些教程并不面向初学者,很多人感到迷茫,找不到零基础的入门资料,所以《人人学AI》这个教程专门为零基础人群开设。面试天下网是个极度理想者,立志做国内最强的AI技术社区,帮助零基础人群更好的入门,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!

特别声明一点:《人人学AI》的门槛很低,只要是高中以上的学历就可以学起来,真正人人可学AI。当前正处于筹备状态,马上就可以跟大家见面了,敬请期待...


二、《人人学AI》特色说明

不同于本站的两款核心教程,它们都有很多章节构成,而《人人学AI》看起来更像是学习路线,内含多种PDF电子书。即便如此,我也称之为“教程”,因为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和维护,也是极简主义思想的再一次体现。


三、《人人学AI》使用说明

1、免费说明。对于面试天下会员来说,《人人学AI》是免费使用的,包括里面的各种PDF资料。关于面试天下会员的介绍,请移步:2024年面试天下网会员说明

2、任务说明。大家可以免费来领取任何资料,但是需要告知一下,之前所领资料之后学习的收获情况。希望这里是个有活力的社群,所以分享出你的学习经验,让大家一块提升!


四、深度学习能力等级划分

知己知彼百战百胜,为了方便大家对自己的了解,特定制定了AI能力等级。每个等级包括10个知识点或技术点,掌握其中7个以上即可视为达到此等级。

虽然每门技术或者学科包含众多的知识点,但是根据大数定理的原则,样本均值等于总体均值,所以说,即便是10个知识点的考察,也代表了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的总体水平,所以请大家不要小看这10个知识点,一定要认真对待。

第一级别:AI数学基础

(1)导数与梯度(2)泰勒公式(3)向量的距离(4)特征值与特征向量(5)链式法则(6)最小二乘法(7)梯度下降法和梯度上升法(8)拉格朗日乘数法(9)大数定理(10)最大似然估计

第二级别:编程基础(以Python为主)

(1)pip镜像源的设置(2)元组和字典的区别(3)命名参数和位置参数(4)列表生成式(5)@注解的使用(6)迭代器和生成器的使用(7)pycharm快捷键(8)github仓库的基本操作(9)__init__文件的作用(10)import和from的使用

第三级别:AI编程入门(以PyTorch为主)

第四级别:AI高级编程

第五级别:AI综合能力


五、《人人学AI》正文内容

前言

关于学习AI技术的路线图,网上有很多。但是,这个路线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,它是活的,不是死的。针对这个学习路线出现的任何问题,都可以找我来反馈和沟通,我会给出令你满意的解答。

本路线图的时间单位为周,你可以知道自己每周应该干些什么。当然,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一周变成两周,但是你不能沉醉其中,从而因小失大,你应该继续向前行进才行。

学习分为两种形式:读书和动手。人读书可以很快,一天一本,但是动手则会慢得多。动手能力本质是一个习惯问题,任何问题一旦上升到习惯层面,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。就拿Python编码来说,新人需要差不多半年的时间,才能流畅的写代码。但是,在本路线图中,不会留给你半年时间卡在编码节点,你只需要了解即可。

第一阶段:准备阶段。

在这个阶段,不需要学习数学和编程知识,重点是了解和熟悉深度学习的历史和发展现状,从而对深度学习有个心里印象。在本阶段,重点推荐下面几本书:

  • 1、人工智能导论,出版时间2022年8月,作者金军委。

  • 2、人工智能导论:模型与算法,出版时间2020年5月,作者吴飞。

  • 3、人工智能导论(第2版),出版时间2024年11月,作者郭军。

提醒1:可解释人工智能导论,这本书不推荐,飞燕最讨厌这种出书方式,搞一堆作者,完全是为了“政绩”,心思完全不在书上,还要点脸吗?

第二阶段:AI数学学习阶段。

对于AI数学的学习,我觉得一定要体现出“AI味道”,具体来说,总共有两点:

(一)一定要紧抓AI,不要跑偏,不要变成了纯粹的数学学习。很多出版社,为了让书更加厚重,东拉西扯,高了很多没有用的东西,浪费了读者的宝贵时间。比如说,机器学习的数学,出版时间2021年1月,作者雷明。

(二)抓住核心的几点,一定要多复习多思考。对于核心的数学知识,我觉得有下面五个:

(1)理解梯度的概念,掌握梯度下降法和梯度上升法求函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。

(2)掌握迭代法求解方程的思想。因为学校教育的终点是考试,所以给大家灌输的是“公式思维”,而在真正的社会实践中根本没有公式可言,所以迭代法才是真正有用的思维。其实,思维习惯很难纠正的,所以我建议大家对待迭代法要多思考多体会,多读相关的数学读物,重点推荐《数值计算》类型的书籍。

(3)带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:拉格朗日乘子法。拉格朗日是非常出名的大数学家,影响力极其深远。在深度学习领域,拉格朗日乘子法是我们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好机会。

(4)正态分布相关的知识。正态分布又叫高斯分布,据说高斯一生有几百个数学发现,但是只有正态分布才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,可见正态分布的分量有多重。另外,高斯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(5)数据空间的变换:核函数。这是一个抽象的领域,最能体现出数学的抽象之美。

在本阶段,重点推荐下面几本书:

  • 1、机器学习的数学,出版时间2021年1月,作者雷明。虽然在上文中点名对这本书进行了批评,但是红花需要绿叶配,大家读完这本书的繁琐无味,更能体会其他精品书籍的畅快淋漓。

  • 2、机器学习中的数学,出版时间2019年11月,作者孙博。

  • 3、人工智能数学基础,出版时间2020年10月,作者唐宇迪。

  • 4、人工智能数学基础,出版时间2021年4月,作者陈华。

  • 5、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,出版时间2022年9月,作者冯朝路。

提醒1:人工智能数学基础,出版时间2022年9月,作者董久祥。这本书就是坑,虽然名字带上了人工智能,但是里面很多纯数学的东西,真是一本大忽悠之书。

提醒2:此阶段的学习时间建议控制在2-3个月即可。千万不要时间太长,看得越久,你会发现不会的东西越多,你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深挖,如此一来,你的方向就跑偏了。需要注意下,后面有个阶段是PyTorch的学习,它的本质也是数学,它才是你要真正学习的AI数学。

... ... ...

第X阶段:大模型学习阶段。

关于大模型的学习,我给出的学习路线是这样的:

学习Transformer技术->了解BERT技术->了解ChatGPT技术->学习大模型与强化学习交叉技术->了解模型压缩和知识蒸馏技术->解DeepSeek技术

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在上面学习路线中,有的地方需要你去学习它,而有的地方需要你去了解它,因为大模型技术设计到的东西太多了,如果你面面俱到则花费时间是巨大的,而且容易走入死胡同。

由于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历史早期,所以很多技术更新迭代的太快,今日你所学的炙手可热的新技术,也许明天就是无人问津的老古董,所以大家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很专一很深情,只需要蜻蜓点水,走马观花的态度就可以了。

针对上面提出的学习路线,每个节点我给出的参考书如下所示:

  • 学习Transformer技术,请阅读《Transformer自然语言处理》,出版时间是2024年1月,作者是Hugging Face的开发工程师。

  • 了解BERT技术,请阅读《BERT基础教程》,出版时间是2023年2月,作者是苏达哈尔桑.拉维昌迪兰